团学经纬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经纬 >> 正文

用青春作奉献——对话康玉琛老师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21日 16:37     点击:

近期,法学院有幸邀请到元老级教师康玉琛老先生回校进行访谈。康玉琛老师是华侨大学建校伊始第一批青年教师之一,也是法律系建系筹备组的成员,曾任法学院系主任,是法学院建院元勋之一。他与华园风雨同行,一路并肩走过近60个春夏秋冬,见证了华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执教讲坛、垂范学子,他在华大光辉的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隽永篇章。在访谈中,康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不少他的感人经历。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康老师1935年出生于山东青岛,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员。康老师在童年时期曾亲身经历过日本侵占青岛的战乱动荡,日本人曾用小学的校区作军营。他回忆道,当初父亲一人的工资根本不够养活全家7口人,他和兄弟姐妹需要每天到山上挖树根树皮、去菜市场捡卖剩的菜叶充饥,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十分艰苦。 到了1945年,国民政府接管青岛,但实际上青岛的实际掌权者却是美国第七舰队,美国大兵在青岛肆意妄为、压榨百姓的蛮横行为让康老师的精神受到强烈震撼,浓浓的爱国情不断在他心里激荡。童年时期经历的艰苦抗战岁月也让康老师意识到,祖国弱小贫穷便会受尽欺辱,落后则必然招致挨打。从那时起,康老师便立志要为国家的建设出力、为实现公平正义而呐喊。一个救亡图存、复兴中国的梦想在一个少年心中逐渐生根、发芽。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949年,青岛解放,不久新中国成立。康老师告诉我们,1951年,年仅16岁的他仅读了一年高中,之后便正式参加了工作。当时他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由于深知自己文化水平的落后,所以他渴望能重新进入学校学习。时值1956年,恰逢国家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号召国民增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基于对国家号召的响应与支持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康老师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受当时流行影片中律师、法官形象的影响,一心追求正义的康老师最终选择进入法律系学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回忆起在人大的日子,康老师深有感触。生活上,康老师对于当时国家对在职干部学生发放助学金资助的照顾政策十分感激,因为这使他有足够的经费完成学业。在学习上,康老师意识到相比于其他同学,自己的学习基础更为薄弱,便每日刻苦学习,连节假日也不懈怠。在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和老师们的帮助下,最终康老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人大的刻苦求学经历,让康老师明白了知识就是力量,学习重在认真刻苦,重在不断钻研,重在坚持的道理。

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华园里

从人大毕业后,为了支持国家的建设需要,康老师选择服从国家分配,来到离家乡千里之外的福建,只为迎接海外侨胞归国学习,支持华侨大学的建设。康老师告诉我们,当时他的父亲病重,急需照顾,他曾在响应国家建设需要与回家照顾父亲的两难选择中犹豫。后来考虑到建设华侨大学对于新中国建设的重要意义和自己作为国家培养的新青年应当肩负的责任,康老师决定为了国家的需要而牺牲小我。如今时间飞逝,康老师已与华侨大学共同走过近60年,风雨同舟,无怨无悔;但在谈及直至父亲去世,都未能再见他最后一面的遗憾时,康老师不禁声音哽咽,难掩愧疚。他表示,忠孝难两全,在国家的需要和自身利益面前,在大我和小我的取舍之间,理应为国家、为社会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花开花落自有时,今世喜结连理枝

来华大的日子有苦有甜,苦中带乐,整体向好。康老师将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华大,再没有离开过。他也因华大而与相伴一生的妻子林菊花老师结缘,在这里组建了美满的家庭。康老师最初在华大马列科室里教政治,经历了华大建校初期师生边学习边劳动、齐心建校园的时期,经历过文革时期的华大解散、教师下放农村,再到1978年华大复办的时期。1985年后,他在华园精育良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法律复合型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1993年,他在清源山麓下,潜心治学、为华大争取到华南地区首个经济法学硕士点,填补了我校法科建设中的诸多空白。退休之后,康老师仍留在泉州,还不忘时常回华大看看,从事校友会的工作。在华园里,康老师迎接了自身的进步与成长,收获了幸福的爱情和家庭,华大早已与他的生命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他对华大的爱也早已刻入骨髓。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

康老师一直坚持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爱国爱党爱乡的革命奉献精神,用青春、用时间为华大的建设、为学生的教育默默奉献,是我们学习生活中的模范人物。正因为有无数康老师这样老一代华大人的无私付出,才有了今日华侨大学的发展进步。华园大道上的石板路,参天的大树,秋中湖的微风都是时光的见证,它们见证了康老师的无私奉献,见证了一代代华大师生的努力和成长,见证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也将会继续成为华大未来不断前进发展的见证。